疫情三年 酒店投资还有生意可做吗?
疫情三年,中国酒店投资市场风云变幻,酒店企业和投资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微妙。日前针对各大酒店集团推出的优惠加盟政策,行业中都出现了各种截然不同的解读,有人表示这是集团减轻投资人压力的义气之举,有人则坚持这是其为了拓展市场和积累现金流送给投资人的“糖衣炮弹”。
心理学理论认为所有冲突的根源在于不安全感,不确定的市场环境正是酒店行业所有矛盾的导火索。不过伴随着下行趋势拐点的出现,行业已有了确定性的增长机会,此时再看酒店投资是“糖果”还是“炮弹”,似乎也有了更加清晰的答案。下面就跟随专业酒店装修设计公司金博大装饰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变革时代,酒店业的2个追问
2022年,中国本土疫情依然反复,在不明朗的市场环境中,酒店作为典型的重资产投资面临更多的质疑和审视,面对天花乱坠的品牌宣传和众多优惠政策拉拢,酒店投资人的态度却更加冷静和淡然。迈点研究发现,这一份“谨慎”态度的背后实际上展现的是其对酒店行业的两个时代追问:
追问之一:酒店投资还有生意可做吗?
这几年市场周期震荡叠加疫情等因素,酒店行业一直在高压下运行,投资市场也一度陷入低迷,但这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
首先,酒店投资出现明显的弹性变化,即只要疫情好转,酒店生意就会迎来小高峰,酒店投资也会反弹增长。据仲量联行数据显示,今年除了二三季度受疫情影响较大以外,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酒店投资均呈现增长态势,预计在2023年迎来投资高峰;其次是政策带来的发展生机。11月15日,文旅部发布的新通知明确表示跨省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交叉管理等利好酒旅产业的信息,而后各大OTA平台酒店旅游搜索和预订量大幅增长,可见快速反弹的消费热情必然推动酒店投资市场的火热;
图源:仲量联行
最后是疫情加快酒店连锁化品牌化进程,下沉市场和存量市场投资潜力显现。埃森哲中国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有超七成人口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且在城镇化水平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等因素作用下,下沉市场吸引了众多投资人目光,华住资深加盟商刘兰荣便是其中之一。作为大多数投资项目都在北京的加盟商,刘兰荣表示其在四川县城投资的全季酒店是“一场赌博”,在投资之前并不看好,但该项目的业绩表现却远超预期。“因此我对下沉市场的期待更大了。”刘兰荣强调。
再看存量市场,根据《中国酒店产业报告》数据显示,中国酒店存量市场约有92万家单体酒店,占比超过85%,可触达市场超过1万亿。实际上,无论是从单体转向品牌连锁投资,还是单体存量改造为品牌连锁,这一步的跨越似乎都不可避免。华住加盟商何烨维告诉迈点,其父辈拥有丰富的单体酒店投资经验,但在疫情影响下单体酒店生意一落千丈,品牌连锁酒店受到的影响却小很多,这样的认知极大地推动何烨维在酒店投资思维上的转变,经过多方对比和考察后,何烨维选中了具有高标准高辨识度的全季酒店进行投资。“酒店投资市场的未来还是要依靠专业的力量。”何烨维强调。
追问之二:酒店企业和投资人的关系往哪走?
回望中国现代酒店业的发展历程,市场的天平一直在酒店企业和加盟商之间来回摇摆,有时酒店企业占据主动,手握好品牌挑物业挑基建,投资人有钱难花;有时投资人占优势,酒店品牌轮番上阵亮相讨好,而随着酒店市场的成熟,两者之间逐渐形成了以投资及回报为核心的业主思维和以市场拓展为目标的集团思维的博弈,猜疑和拉锯就此形成。华美酒店顾问首席知识官、高级经济师赵焕焱总结称,业主和酒管公司关系的核心就是如何分配双方的责任、义务和利益,而矛盾也往往源于权责不对等和风险不对等,但两者的关系的终局并非对立。
刘兰荣认为投资人和酒店企业更像是“风雨同舟”的关系,其结合经历过非典、金融危机等酒店行业动荡周期的投资经验强调:“两者是共生共荣的,只有酒店市场平稳发展,双方才能共同获利。”这也是当下大多数投资人和酒店企业的心声。
此时再看疫情期间各大酒店集团推出的优惠政策便更易理解,站在集团角度,其短期可以切实缓解投资人的成本压力,推动项目平稳落地,长期则可以缓解市场情绪,推动酒店行业度过危机,进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而站在投资人角度,尽管优惠政策并不能直接推动投资行为的出现,但其却又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何烨维表示:“其更像是‘战场上的一支穿云箭’,给了所有仍在疫情下苦苦坚守的投资人带来信心和信号。”